在喷漆操作中,底漆与面漆的选择与搭配至关重要,它们直接影响着涂装效果和持久性。以下是底漆与面漆选择与搭配的一些基本原则:

  1. 配套原则:最好是烘干型底漆与烘干性面漆配套;自干型底漆与自干型面漆配套;同基漆的底漆与面漆配套。

  2. 耐溶剂性:当选用强溶剂的面漆时,底漆层必须能耐强溶剂不被咬起,如醇酸漆、环氧漆等。

  3. 物理性质匹配:底漆和面漆应有大致相近的硬度、伸张程度。

  4. 油度搭配:底漆的油度比面漆的油度要短一些,否则面漆的耐侯性差,并且底漆面漆干燥收缩的不同,易造成各层龟裂。

  5. 多层异类涂层:采用多层异类涂层时,往往采用中间层,使漆基过渡,达到底层和面层良好的结合。

  6. 附着力:有机涂膜的附着力与产品材质本性有关,按照附着力的大小,可将金属排列如下:镍→钢→铜→黄铜→铝→锡→铅。黑色金属几乎对所有类型的底漆都适用,而镁铝件及它们的合金,通常采用以铬酸锌为机体的钝化底漆。

  7. 表面处理:工件表面最好进行有效的前处理,使之生成一层磷化膜或氧化膜以提高机体与底漆的结合力。

  8. 环境适应性:底漆的选择要考虑应用环境的因素。比如,在潮湿环境下,应选择能够提供优良抗潮湿性能的底漆

  9. 面漆性能:面漆是喷涂工作的最后一层涂料,直接决定了涂层的外观和耐久性。选择面漆时,要考虑其耐外界条件的作用,又必须具有必要的色相和装饰性,并对底涂层有保护作用

  10. 施工技巧:在施工过程中,应注意施工环境、涂料配制、施工设备、涂层厚度等方面的注意事项,以保证涂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。

遵循这些原则,可以确保底漆与面漆的良好搭配,从而提高涂装质量,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。